牢記使命任務 堅持守正創新 踔厲奮發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 <th id="ghc72"><track id="ghc72"></track></th>

    <th id="ghc72"></th>
    <dd id="ghc72"></dd>

  • <rp id="ghc72"><acronym id="ghc72"></acronym></rp>

  • 牢記使命任務 堅持守正創新 踔厲奮發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砥礪奮進的五年。五年來,福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實擔當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高舉思想旗幟,夯實牢記“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

    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長期首要政治任務,構建理論輿論、內宣外宣、網上網下相貫通的理論武裝工作體系,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理論學習興起熱潮。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與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結合起來,建立“三四八”工作機制,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實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全面興起“大學習”熱潮。健全完善理論武裝工作體系,福建省委常委會會議建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第一議題”制度,發揮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示范引領作用,深化巡聽旁聽和學習調度機制,系統化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學習,帶動各級各部門形成“學原著、悟原理、見行動”的強大聲勢,福建廣大干部群眾信仰、信念、信心更加堅定,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的思想根基更加堅實。

    宣傳普及生動深入。在中宣部統籌指導下編寫出版圖書《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推進《習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訪實錄等重點圖書學習宣傳,“牢記總書記囑托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等系列專題專欄反響熱烈。加強報臺網端微立體化理論宣傳陣地建設,建好用好“學習強國”福建學習平臺,精心組織重大主題宣講和各種云宣講、微宣講、電視宣講活動,連續5年榮獲中宣部基層理論宣講工作表彰。

    研究闡釋扎實推進。成立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設立首批10個研究基地、10個實踐基地、7個宣傳基地、2個大學生研習社;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探源計劃”,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福建孕育與實踐”“習近平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重大研究,從原理學理、實踐源頭上深刻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邏輯必然和歷史本然。成功舉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實踐”“‘3820’戰略工程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擺脫貧困》出版30周年暨鄉村振興”“‘晉江經驗’與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特派員制度重要論述”等全國性理論研討會,邀請權威專家學者作主旨報告,征集主題理論文章800余篇,中央主要媒體刊發研討會綜述,分專題專版配發重磅理論文章近40篇,全方位展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激發起社會各界學思踐悟的極大熱情。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202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249項、資助金額6380萬元,比2017年分別增長87%和110%。

    凝聚奮進之力,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精心組織重大主題采訪主題報道,精準有效開展輿論引導,堅定不移推動媒體深度融合,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匯聚起加快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的磅礴力量。

    新聞輿論主旋律昂揚。緊扣改革開放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節點,聚焦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疫情防控等,精心組織“砥礪奮進的5年”“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等主題宣傳,27件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1人獲得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獎,八閩大地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主旋律更加高昂,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正能量更加強勁。圍繞迎接黨的二十大,策劃組織“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重大主題宣傳,組織“奮斗者正青春”“老區新貌”“走進縣城看發展”等主題報道,營造團結奮進、改革創新、自信自強、國泰民安的濃厚氛圍。

    輿論引導有力有效。健全選題策劃、采編聯動、播發推送、隊伍調度“四個一體”機制,健全“中央媒體策劃季談會”“新聞通氣會”等制度,加強新聞發布和輿論引導,科學準確開展輿論監督,主流思想輿論陣地進一步鞏固壯大。特別是面對世紀疫情,堅持人民至上、強化顯政宣傳,策劃“抗疫斗爭的福建實踐”等30多次專題報道,舉辦33場新聞通氣會、28場新聞發布會,創作文藝作品1.6萬多件,近200萬志愿者奮戰在抗疫一線,偉大抗疫精神廣為弘揚,有效地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媒體融合成效明顯。加快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縣級融媒體中心全部建成,推動市級融媒體中心試點建設,形成省市縣三級融媒體傳播矩陣。用好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探索形成“新聞+政務+民生”模式,“新福建”“海博TV”“福建發布”等新媒體平臺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強化網絡綜合治理,營造網絡清朗空間。

    建好精神家園,培育向上向善、奮發奮進的文明風尚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根鑄魂,加強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和制度保障,著力建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推動黨心民心高度凝聚、社會文明程度有效提升。

    偉大建黨精神鼓舞奮進之志。在扎實開展并鞏固拓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基礎上,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濃墨重彩慶祝建黨百年,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探索形成潛心自學、集體研討、領導帶學、典型導學、巡聽評學“五學”模式,創新開展“黨史上的今天”“看紅色電影、學百年黨史”等活動,打造參觀學習點1213個、參觀線路509條,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14萬多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631萬件,極大激發了愛黨之情、堅定了奮進之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深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深入開展“永遠跟黨走”“強國復興有我”等各類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先進典型選樹和宣傳,涌現出廖俊波、楊春、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漳州110、孫麗美、潘東升、陳煒、林占熺等一批“時代楷模”和“八閩楷模”及各類先進典型,推薦152人入選全國道德模范、最美奮斗者、中國好人榜。著眼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實施高校“講好中國故事、上好思政課程”創優攻堅行動,成立全國首個省級高校課程思政教育聯盟,構建大思政、大課堂、大文體格局。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蓬勃開展。出臺《福建省志愿服務條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實現全省全覆蓋。持續開展文明風尚行動,深化“清凈車廂”創建活動,鞏固“新風正氣”福建名片。深入實施文明創建工程,8個設區市、6個縣(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全國文明城市數量占比位居全國前列,廈門市被列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首批測試城市。

    厚植文化根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立足福建多元、深厚、交融的文化特色,推動八閩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面推進文化強省建設,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以傳世之心打造文藝精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實施文藝高峰工程、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推出高甲戲《大稻埕》、閩劇《生命》、電視劇《山海情》、“紅色三絕”系列(《絕命后衛師》《絕境鑄劍》《絕密使命》)、電影《古田軍號》、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圖書《谷文昌》等精品力作,莆仙戲《踏傘行》獲得第十七屆“文華大獎”,一大批作品和文藝家榮獲魯迅文學獎、中國戲劇“梅花獎”、曹禺劇本獎等全國性大獎,福建成為全國文藝評獎改革以來首個實現“五個一工程”獎“滿堂紅”的省份。推進海洋強省宣傳,打造海洋文化節目集群,推出《海洋季風》通欄節目,《我的青春有片?!返染饭澞繌V受觀眾喜愛。打響福建春晚文化品牌,《虎年福見·歡喜就好——2022福建新春歡喜夜》全網傳播量超14億,推動“閩派文化”“閩式生活”破圈傳播。

    以時代精神激活八閩文化。深入實施福建省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聚力打造“福”文化標識,出臺《關于推動“福”文化資源轉化利用 打響福建“福”文化品牌的實施方案》,推出20多篇理論闡釋文章,實施“福”文化出版影視動漫精品工程,組織舉辦福建“福”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制作“福星高照福佑中華”主題宣傳海報,推出10條“福”文化旅游線路、“?;?rdquo;“福獅閩閩”等卡通形象、“福茶”“福酒”系列產品,廣泛掀起“福潮”“福風”。實施“閩人智慧”系列主題傳播計劃,挖掘宣傳福建人民在歷史上形成的閃光思想、革命貢獻、先進發明、精湛技藝、非凡創造。成功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萬壽巖遺址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福建全省世界遺產數量達5個,并列全國第二位。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核定公布首批革命文物名錄,革命文物數量居全國前列,高標準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福建段,加強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保護,打造鮮明紅色地標。圍繞古田會議90周年、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成立90周年等,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頒布施行《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推動文化遺產保護法治化。

    以持續創新推動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抓手,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2020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2165.6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居全國第5位。同年,新聞出版行業營業收入827.35億元,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居全國第7位。做強做優做大文旅經濟,2021年,福建全省累計接待游客達4.07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894億元,“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品牌美譽度不斷提升。影視產業加快發展,中國電影金雞獎從2019年起連續10年落戶廈門,廈門、平潭、泰寧等地影視基地集聚效應凸顯。推進“全國一網”整合工作和廣電5G運營籌備,電視頻道高清化率并列全國第1位。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智慧廣電鄉村工程,推進書香八閩建設,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講好福建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發揮福建僑、臺、“海絲”等優勢,豐富拓展渠道、創新話語表達,不斷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積極探索海峽兩岸文化融合發展新路,生動講好中國故事、福建故事。

    構建完善國際傳播體系。把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精心組織習近平總書記出席重要會議、參加重大活動、發表重要講話的宣傳報道,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等重大活動為契機開展主場外宣,《擺脫貧困》面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語種出版發行,打造大型政論節目《中國正在說》,向國際社會生動展現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風范和崇高魅力。深化跨境媒體合作傳播,持續開展“視聽福建”海外播映等項目,常態開展“海絲華文媒體福建行”等主題采訪,實施“福建影像季”“MoliMoli”海外英文短視頻傳播計劃。強化統籌布局,健全完善國際傳播工作體制機制,形成黨和政府主導、媒體全面推進、民間組織和公民個體積極參與的國際傳播格局。

    持續加強兩岸文化交流。發揮祖地文化優勢,依托宗親、鄉親、民間信仰等紐帶,深入實施親情鄉情延續工程,開展“福建文化寶島行”“朱子文化尋源之旅”等活動,推動非遺文化、民間曲藝等入島巡展巡演。加強閩臺民間和青少年交流,持續辦好海峽兩岸文博會、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海峽影視季、海峽媒體峰會等活動,提升兩岸文化交流質量體量能量,促進兩岸同胞走得更親更近。

    深化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實施海絲人文交流工程,推動海絲國際藝術節、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等活動再上新層次,打造海外受眾喜聞樂見的人文交流品牌。推出《福建古厝》《山海和鳴》《世界遺產在中國》等一批外宣精品,建設福建文化海外驛站、閩茶文化推廣中心等海外文化傳播平臺。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中國(福建)圖書展銷會、“清新福建”圖片展等,書展連續5年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持續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黨的領導是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保證。五年來,福建各級黨委始終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為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壓緊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持續推進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培養壯大各類文化人才隊伍,為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新的偉大征程上,福建將以迎接黨的二十大為強大動力,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不斷開創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事業新局面,為實現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王梓辰校對:翟婧最后修改:
    0
    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標識證書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
    国内无码在线观看AV一级无码在线
  • <th id="ghc72"><track id="ghc72"></track></th>

    <th id="ghc72"></th>
    <dd id="ghc72"></dd>

  • <rp id="ghc72"><acronym id="ghc72"></acronym></rp>